製作工藝與茶質:鮮葉采回後,一般在剔除魚葉①、真葉②後,均勻攤于水篩晾曬至八九成幹後採用30~40℃文火慢烘至足幹製成毛茶。精幹工藝,再將毛茶用六、七號篩過篩,篩上為優質品,篩下為次等品,然後再用手工精心揀除梗片、雜物等,分批用文火烘至足幹,趁熱裝箱,以保持茶品鮮香。

 

銀針成品茶芽肥壯,滿披白色茸毛,色澤鮮白,閃爍如銀,條長挺直,如棱如針,湯色清澈晶亮,呈淺杏黃色,入口毫香顯露,甘醇清鮮。其性寒,有解毒、退熱、降火之功效,被視為治療麻疹的良藥。

 

本品從1981年開始出口,1982年6月在長沙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被評為全國名茶之一。1986年與1990年又分別兩屆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現出口港澳、美國、德國等地。

 

〔箋注〕①魚葉:因其葉形如魚鱗而得名。其紋脈隱而不顯,葉緣全緣或前端有鋸齒,葉尖圓鈍或內凹,葉色黃綠,葉質厚而硬脆,一般每一枝梢的基部生有一片魚葉,也有多至二、三片或無魚葉的。

 

②真葉:其大小、色澤、厚度和形狀各不相同,並因茶樹品種、樹齡、季節、生態環境及茶園技術管理措施不同而有很大差異。葉片形狀有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其中以橢圓形和卵形居多。

 

真葉在茶樹枝條上是生於魚葉與可供採摘制茶的鮮芽葉之間。在第一片魚葉展開後而接連生出的葉片稱之為真葉,其數量多至四~七片。故在製作高檔細茶時,均應將魚葉、真葉予以剔除,以保持茶品質量之純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