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黃山綠牡丹黃山綠牡丹,產於安徽省歙縣科學技術實驗站飲料店。歙縣黃山花型名茶技術開發部,為花朵型的高級炒青綠茶。這是在風光壯麗、氣象萬千,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稱的天下奇觀——世界著名旅遊勝地黃山,繼太平猴魁、黃山毛峰之後,又一品質優良和外型美觀而獨樹一幟的佳茗新品。

 

該茶是由安徽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汪芳生工程師歙縣科技實驗站長于1986年研製成功的。1988年12月在合肥市通過了省級鑒定。安徽省人民政府為表彰汪芳生對科學研究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加盟創業,特決定從1993年7月起發給省政府特殊津貼並頒發證書。

 

綠牡丹是歙縣目前創新名茶中最走俏的珍品,以其有:色綠、毫顯、香高、湯清、味甜、形美六絕而著稱,既有飲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其別具韻格的特色是:花蒂花瓣排列勻齊,形圓不鬆散,花朵直徑在5.5公分左右,每朵約4~5克,內幹足幹。

 

綠牡丹的精湛製作工藝:鮮葉采自優良品種的茶樹;時間在清明後、穀雨前;採摘標準是一芽二葉初展飲料加盟。製作分殺青輕揉、初烘理條、選芽裝筒、造型美化、定型烘焙、足幹貯藏等六道工序。

 

殺青輕揉:殺青在八桶鍋內進行。每鍋投葉量在200~300克左右,鮮葉下鍋後,手勢要求撈、帶、淨、揚、抖、散、輕、快。做到不悶黃,無紅梗、紅蒂、無焦邊焦點。殺青葉出鍋時趁熱輕揉幾把,茶汁溢出即可。

 

初烘理條:在竹制或鐵絲籠上進行,以木炭作燃料,電烘更好。溫度在90~110℃之間。翻烘要求輕、淨、快,每翻一次理條一次,使芽葉平直,略呈蘭花瓣型。至4~5成幹時,下烘攤放片刻進行選芽加盟茶飲

 

選芽裝筒:選大小長短勻齊的數十根芽葉為一朵綠牡丹茶的原料,理順放齊在竹制造型筒上,筒全長7公分,直徑5公分~3.5公分為正中竹節。茶芽放於竹筒兩頭準備造型。

 

造型美化:先準備好定型板、板芽板、壓花板,然後將竹筒內芽葉,加工成圓形的芽葉花瓣和芽蒂花托,芽葉的直徑不得大於5.5公分和小於5公分,芽蒂的直徑不得大於1.5公分或小於1公分,茶花正反兩面要求圓而平整。

 

定型烘焙:分兩步進行加盟飲料。第一步將造型美化的綠牡丹排列在壓板上,花與花之間要留一定距離,再用另一塊壓上壓力一般五十公斤,時間6秒鐘左右,拿下蓋板上烘。第二步,把定型的茶花移上特製的竹烘專用圈內,再加上烘籠蓋定緊上烘。使用的燃料炭要幹,炭頭要取淨以炭頭燃燒時炭煙影響茶香,當溫度升到90°~110℃即上烘。要先烘茶蒂一面,再烘芽葉一面,每隔1~2分鐘翻動一次,受火力要勻。當烘到7~8成幹時,下烘攤涼3~4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